知行并进:回顾四年来的龙山时光
邢永康
2016年的金秋时节,和多数校友一样怀揣着新的梦想叩开了安庆师范大学的校门,开启了一段人生的新篇章。
尤为记得那段军训的时光,是同学间彼此认识接触的开始。大家听从教官的指令整齐划一,在阳光底下曝晒,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激情。现如今,绿茵场上依然回荡着军训宣誓的口号,只是换了一群新的面孔。也正是军训期间,班级里统一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过总觉得党组织离我较远。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安庆师大的校园里,除了宽广的校园面积,林立的教学楼,也能结识众多的良师益友。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前提得有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和醉心于探索的行动力。于我而言,是“困而知之,后知后觉矣。”踏入本科学堂时,老师们的授课模式和思维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不在一味地拘泥于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尽可能地开动自己的脑筋以更客观的态度去摸索前途的未知。同学之间,在私下里交流心得,也时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为学日进。中学时期“三点一线”式生活在大学里依然成立。随着对周边环境的熟知,渐渐地也划分出了学习与生活的底限,这一点我想对于考研学子更为认同。逸夫图书馆门前笔直地树立着几颗银杏,仿佛对过往学子发出亲切地召唤,你会忍不住抬头多看一眼知识的殿堂。敬敷广场下的每一块瓷砖都记录着师生们走过的脚印,也有车轮碾压过的痕迹,他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任凭风吹日晒。装修过的食堂也以现代化的风格让你焕然一新,直至舒服地坐卧于寝室床上,拨弄这一天的时间轴,细数这分秒的时光。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并非理想,重要的是在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下,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心智也有了一定的改观。得力于老师的推荐,我也参加了党课培训班学习,并顺利取得结业。从那时起,渐渐向党组织靠拢,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所吸引。
为道日损。吾道远不及横渠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却深谙“道不远人”。我在瞬间冒出过“假如当初,重回大一”等等想法,常常以“事后诸葛亮”的态度评判自己当初的决定,结果背道而驰,想从受困的心挣脱出来却越陷越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愈执着于当下和过去,愈迷茫未来。慢慢地,我也尝试着阅读一些人文社科经典,不断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将自己的心沉淀下来,努力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和伦理水平,也磨掉了些许躁动的痞性。值此之外,也时常借助他人的提醒和规劝,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事风格。2019年考研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上大学的初衷,是要有所为而来。也正是这一年,党组织接受了我,让我更有机会加入到这个为人民服务的大家庭里。
四年里,就数在生活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比较多了。包括室友间的相处,恋人之间的交往,班级同学间的交流,或者学生会和社团方面的活动等等。其实圈子越大,分散的注意力也就越多。从开始抱着全部都要参与的心态,到后来全身而退,是极不可取的,不过这也部分反映了我的真实写照,只因及时止损,挑选了适合自己的方向。找到方向后,也不乏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日复一日,只知道手机内存占满了校园里的行人与美景,也有课堂上抓拍到师生们的表情,记录着学习的点滴,稀奇古怪地也充实了本科这段难忘的生活旅途。通常也会忙里偷闲,更多的安排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也曾疯狂的驱车几十公里,来到校园外的乡村旅游,“邓石如故居、严凤英故居、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巨石山...”;也曾约上三两个知己,泛舟于市区内的莲湖公园,谈笑风生;也曾参加读书兴趣小组,听闻老师传道受业,颇有如沐春风之感。四年间,未曾去过远方,却将宜城周围的山山水水记录在了脑海中,回味“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也还是水”的真理。
一晃,本科的四年时光已悄悄接近尾声,漫长而又短暂,清晰且又模糊。由衷感恩在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每一位服务于安庆师范大学的工作人员,这一路上有众人的合力才让这本科生活过得充实自在,丰富多彩。走出象牙塔,自当以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社会的考验,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也衷心祝愿母校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邢永康,男,1997年10月生,安徽当涂人。201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人生格言】高调再高,苟能律己,慎勿律人,高亦无害。低调再低,若能持守,不逾底线,低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