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人文学院潘源老师与李正君老师指导参与的2025年“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调研小组前往桐城六尺巷,开展实地调研。
调研期间,团队走访了六尺巷及周边景点和社区调解中心,深入了解当地以“六尺巷精神”为内核的基层治理模式。据社区负责人介绍,桐城市自2015年起将“六尺巷调解法”融入矛盾纠纷化解,设立300余处“六尺巷调解室”,通过“网格员+乡贤”机制年均调解纠纷超60起。
团队成员观察到,以六尺巷为核心区域,巷北为吴氏宅,巷南为宰相府,在街道正中是一幅书有六尺巷故事由来和内涵精神的石壁,壁侧雕绘了描述六尺巷由来的壁画。这些建筑彰显了六尺巷的廉洁、礼让和德法治理的文化精神,使得六尺巷蕴含的人文精神真正地走进人民生活,融入社会治理。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了六尺巷文化的发展成就,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礼让为先的精神洗礼。
调研团队在参观过程中通过与当地文化工作者,居民及游客的对话,对六尺巷的礼让谦和文化获得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中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的内涵。在调研中,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讨论,认识到在未来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将六尺巷文化和中国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相融合,促进社会发展。
人文学院积极支持学子参与AB类赛事,进行实地调研工作,激发个人潜能,提高素养能力。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与生态治理的结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撰稿人:张晶 摄影:汪玉麟 吴思蓉 审核: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