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4 日,人文学院在教学楼 315 教室举办“授业解惑,共赴研途”师生考研交流会。本次活动邀请“天柱学者”特聘教授张祥稳、研究生辅导员江贻隆、历史学博士郭海涛担任主讲嘉宾,人文学院副院长沈志富主持。

宏观视野:构建学术思维体系
张祥稳以“考研形势与学术素养培育”为主题展开深度解析。他结合三十年教研经验,系统梳理了近年考研报考数据与学科发展趋势,强调“学术思维是贯穿备考全程的灵魂”“真正的备考不是知识堆砌,而是要在文献精读中培养问题意识,在学科交叉中构建认知框架。”他建议学生建立“基础理论-前沿动态-研究方法”三位一体知识体系,注重学科思维的转换与融合。

策略精耕:科学规划备考路径
江贻隆聚焦备考实操策略,进行 “分阶突破与时间管理” 专题分享。他以历年考研大数据为支撑,提出 “基础夯实-强化提升-冲刺攻坚”三阶段复习模型,针对政治、英语等公共课强调 “高频考点模块化突破”;针对专业课则建议 “真题导向下的知识体系重构”;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他倡导 “效率优先、张弛有度”的备考节奏。

成长故事:以学术理想照亮研途
郭海涛分享了从安庆师范大学到西北大学本硕博十年求学的心路历程,“考研不仅是一场升学考试,更是学术理想的第一次正式启航。”他鼓励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追随内心热爱”,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演示了如何通过学术论文研读培养创新思维。

“这是一场及时雨般的交流!”2022 级历史学专业柳丽珍同学感慨道,“张老师的学科体系构建法让我跳出了碎片化复习的误区,江老师的时间管理模型帮我理清了备考脉络,郭老师的求学故事更让我坚定了选择学术道路。”
本次交流会以“精准指导、深度赋能”为导向,通过“形势研判-策略指导-经验分享”的立体架构,实现了从学科认知到备考实操的全维度赋能。据悉,人文学院已持续推出四期“研续梦想 职面人生”系列考研经验交流会活动,通过朋辈经验分享、导师一对一咨询等形式,构建“全周期、立体化”的考研服务体系,助力更多学子圆梦研途。(撰稿:强佳慧 司佳宁 摄影:翟逸昌 审核:沈志富 方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