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人文学院迎来来自全国16个省的411名本科生、研究生。“一对一的志愿对接方式很贴心,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熟悉校园,又能解答我们的入学疑惑。”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2025(4)班的陈浩宇表示,学院老生“一对一”志愿迎新真正实现了“有问必答”,让人倍感温暖。
入党入团有疑惑?找党员、团员示范岗志愿者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团组织关系转接怎么操作?”“入党申请书应该交给谁?”招新现场,入党启蒙、团员和青年服务点吸引了不少前来询问的新生。“年满18岁就可以递交入党申请书。”“团组织关系先要通过智慧团建系统发起线上转接。”服务点志愿者、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文典班的金正琪一一回答着新生的问题。
一枚党徽、一张政治生日卡片、一本《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前来报到的研究生党员们收到了入学第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党支部的温暖。”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委员、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24级研究生刘洋何表示。

对学校不了解?志愿者讲解校史文化
推开敬敷书院的红门,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大学红楼和敬敷书院吸引了不少家长驻足。学院联合校档案馆,组织校史馆讲解员、敬敷青年党史宣讲团成员向新生和家长讲述百年校史,展示学校深厚的文化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我校长江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上溯至省立安徽大学时期。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长江文化研究现已发展成学校最具特色的学科方向。”在红楼内长江文化研究院展厅,志愿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4级的王宇杰正在向家长和新生们介绍学院的科研平台,“希望吸引更多同学学好专业,讲好长江故事,阐释好长江文化的内涵,传承好长江文化。”

专业怎么样?学院举行新生家长见面会答疑解惑
对于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学习、生活、发展规划等问题,学院专门组织召开家长见面会。学院党政班子详细介绍了校史校情,学院发展沿革、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科研平台、人才培养、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工作品牌等情况,设置家长提问环节解答家长疑惑。“能在入学第一天就通过家长会全面了解学院的历史,了解孩子未来的大学生活,我的心也放下了一大半。”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2025(2)班张雅淇的母亲在听完家长会后感慨。

为全力保障迎新工作高效有序、温馨周到,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院党政班子全员上阵,院学工办、团委全程跟进,学生宿舍专管教师、新生班辅导员精准对接每位同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及265名学生志愿者热情周到地投入志愿服务。通过“一对一”结对志愿服务,实现从入校到入住全程陪伴;设立党员、团员示范岗,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展现榜样力量;组建校史讲解团,做好新生爱校教育第一课。为新生安心入学、顺利开启大学新生活做好保驾护航。(撰稿:学生记者 王喜悦 徐海霞 摄影:学生记者 高川童 黄劲飞 张子昱 审核:方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