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基层组织
    3. 工会工作
  • 师资力量
    1. 教师名录
    2. 教授风采
    3. 博士名录
    4. 荣休离退休
  • 本科教学
    1. 规章制度
    2. 专业介绍
    3. 专业建设
    4. 教学教研
    5. 实践教学
    6. 审核评估
  • 学科科研
    1. 学科简介
    2. 研究平台
    3. 科研项目
    4.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1. 招生信息
    2. 导师队伍
    3. 制度方案
    4. 研究生苑
  • 学生工作
    1. 学工组织
    2. 荣誉展示
    3. 就业信息
  • 合作交流
    1. 国际交流
    2. 社会服务
    3. 石楠文学奖
  • 校友之家
    1. 校友名录
    2. 校友风采
    3. 校友动态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导师队伍
  • 制度方案
  • 研究生苑

研究生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苑  -  正文

【研究生暑期实践】人文学院研究生参加第七届“地域徽州:经济·文化·社会”研究生暑期班

作者:    时间:2023-08-01     浏览:

2023年7月21日—27日,安徽师范大学第七届“地域徽州 经济·文化·社会”研究生暑期班在江城芜湖举办。本次暑期班以徽学研究和中国区域史研究为主题,前期征文活动得到了全国众多高校学子的热烈响应,共收到相关论文近90篇。经组委会专家严格评审筛选,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35位硕博士研究生被录取为正式学员。其中我院中国史专业两名研究生陈阳、张瑞鼎获邀参会。

根据暑期班日程安排,前四天为学术讲座和学员学术交流,后三天为徽州实地田野考察。7月21日上午,研究生暑期班开班式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厅举行,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道胜教授致辞。随后有八场高水平专题学术报告先后举行,分别是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千里之行:明清徽商与商编路程图记》、清华大学阿风教授《古文书学的兴起与近代史学的发展》、浙江师范大学胡铁球教授《明清百姓避役的主要手段及其影响》、安徽大学董乾坤副教授《以账为凭:账簿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商业化》、安徽师范大学郑小春教授《明清徽州民间纠纷文书与乡村秩序》、曲阜师范大学吴佩林教授《明清档案中主要交代词的标点方式》、安徽师范大学刘道胜教授《图甲户籍与明清徽州基层乡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张玲《徽州的宗族与商业资本运作》等,涉及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学、地理、民俗、社会、人物等诸多领域,极具现实意义。每场学术报告结束后,培训学员和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学员之间还围绕政治制度史、区域社会经济史、学术思想史等不同学术主题进行报告评议并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气氛极为热烈。通过交流,与会师生感受到别样的学术熏陶,有力拓宽了学术视野。

7月25日至27日,研究生暑期班成员前往歙县、徽州区等地进行了以徽州宗族文化为主题的田野调查。先后考察了歙县三阳镇叶村的洪氏宗祠、朱氏宗祠;歙县北岸村的吴氏宗祠、大阜村的潘氏宗祠和瞻淇村汪氏宗祠;并先后于屯溪和徽州区考察了素有“程朱阙里”之称的篁墩村和徽州区蜀源两地的村落文化。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学员们对徽州宗族文化及其影响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地域徽州:经济·文化·社会”研究生暑期班多年来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七届。我院一直以来积极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会、学术沙龙以及学术论坛,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本次我院研究生陈阳、张瑞鼎获邀参会不仅向学界展示了我院研究生的良好形象,也加强了同省内外高校、科研团体的学术联系。(撰稿/供图:张瑞鼎 审核:郭海涛 沈志富)

上一篇:【研究生暑期实践】激扬正青春 星火永相传——人文学院红色宣讲团用青年声音弘扬中国精神

下一篇:【研究生暑期实践】翰墨飘香 家风绵延——人文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太湖县调研赵氏家族家风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邮政编码:246011 联系电话:0556-550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