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人文学院在菱湖校区报告厅举办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专家报告会暨“文典•教育名家讲坛”研究生导师培训。会议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过常宝担任主讲,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和2025级研究生新生参加报告会。人文学院副院长沈志富主持报告会。

过常宝教授结合自身深耕人文学科的治学经验与当下社会现实变迁,系统剖析了人文学科在时代浪潮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方向提出极为深刻的见解。关于研究生培养,过教授进一步提出,新时代人文研究生应具备跨学科视野、理论兴趣、质疑精神、科学素养以及独立判断力这五大核心素养。对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过教授认为,AI正在重塑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而这正在迫使教育目标必须转型——从“掌握知识”转向“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过教授坚信,人文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在于“融合与创新”。他呼吁人文学科研究生既要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大局,挖掘学科在现实语境中的应用价值,又要坚守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核,在此基础上积极拥抱科技变革,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学术表达形式与知识传播新路径,让人文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讲座结束后,沈志富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过教授的报告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既是为研究生新同学指引学术方向的“导航图”,也是为研究生导师赋能教学实践的“方法论”。报告深刻回应了人文学科向何处的“时代之问”,为我们勾勒出师生协同共进、共创学术新生态的清晰路径。
本次报告会是人文学院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拓宽了人文学院师生的学科视野,进一步凝聚了师生的学术共识,营造了互助共进的研讨氛围。同时讲座也丰富了学院学术育人的内容与形式,为构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打造浓厚的学术文化生态注入了新动力。(撰稿:洪梅娟 摄影:曹梦媛、储茜 审核:沈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