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24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文艺学方向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研究生在菱湖校区教学楼304教室举办了第八十期研究生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2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王颖主持,人文学院程通老师受邀参加并进行现场指导。24级文艺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全体学生参加此次读书会。
此次读书会主要分为主持人介绍读书书目、学生分享读书心得以及老师点评与总结三个环节。会议伊始,主持人简要介绍了《浪漫主义的根源》的作者以赛亚·伯林以及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接着,参与会议的同学们分别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浪漫主义的核心特征"创造"概念及其对现代个体意识的影响;二、浪漫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复杂连结,特别是价值多元论与消极自由的辩证关系;三、浪漫主义的思想源头,包括哈曼的"酸葡萄"心理、赫尔德的表现主义等思想背景。
随后,程通老师对同学们的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评价,并指出《浪漫主义的根源》的重要价值在于打破了对浪漫主义的刻板印象。程老师特别强调,理解浪漫主义需要明确其历史范围(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并提醒同学们注意伯林在书中提出的独特观点——将卢梭排除在浪漫主义之外而将康德纳入其中。程老师还指出,虽然浪漫主义强调个性与多元,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尊重个性表达,也要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最后,程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将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解浪漫主义对现代人处世态度的启示,同时也指出伯林理论的局限性,即浪漫主义过度强调个人主义可能削弱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本次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同学们通过深入交流,对浪漫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撰稿:王颖 摄影:王颖 审核: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