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皖江文博大讲坛第十八期在安庆博物馆3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安徽博物院研究馆员刘东老师作题为“桐城派与安庆”的主题讲座。大学生皖江学社指导教师解春龙老师及2025级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同部分学社成员参加讲座并交流。
刘东老师从何谓“桐城派”、安庆是桐城派传衍的中心之一、“桐城派”的当代价值三个方面展开讲述。刘东老师指出“桐城派”即“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的古文(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多为安徽桐城人,故以地方得名。他们以地缘与师承为纽带,绵延两百余年,归聚作家一千余人,影响力遍及全国。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等等。他们以唐宋八大家古文为宗,尊崇程朱理学,主张文以载道。刘东老师分别从姚鼐主讲敬敷书院;安徽巡抚邓廷桢与桐城派在安庆的传衍;曾国藩、方宗诚与安庆;姚永朴、姚永概、严复与安庆近代教育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了安庆是桐城派传衍中心之一。刘东老师强调要重视桐城派的当代价值,着重说明了如何学习桐城派作家精神,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保护古迹遗址、如何做好文旅融合等几方面。
讲座结束后,解春龙老师以及与会学生同刘东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刘东老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感到困惑的桐城派领域学术话题,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桐城派文物展览及相关学术活动之中。
此次皖江文博大讲坛活动增进了学生们对桐城派的认识和理解,开拓了研究生们的学术视野与思维,对于推进学科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撰稿/供图:蒲耀 审核: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