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鲍红教授在化学楼理二阶教室作了题为“黄梅戏舞台方言的语音变异考察”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代少若教授主持,我院5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场聆听学习。
鲍红教授的讲座从黄梅戏经典唱段中的“主”“举”二字的戏曲发音切入,对黄梅戏舞台语言近70年的语音变化进行多角度考察。鲍红教授以三位代表不同时间段的黄梅戏演唱家的同一个唱段作为比较对象,选取唱段中一定量能反映黄梅戏基础方言-安庆方言语音特点的音节,对三位黄梅戏演唱家的发音进行语音描述及数据统计。统计结果显示,黄梅戏舞台方言的语音变异呈现出一定趋势,即从上世纪50年代黄梅戏盛行全国起始时原汁原味的安庆方言口音,逐步向国家通用语即普通话语音靠拢。在此基础上,鲍红教授通过详实的一手资料证明,黄梅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其今天的舞台语言已经丢失了较多的地域特征。若长此以往,黄梅戏舞台语言所承载的地方文化色彩定会消弭殆尽。
在分析黄梅戏舞台语言发生语音变异的原因时,鲍红教授从安庆方言新老派语音差异、语音发音机制、社会语言环境、演员个人的语言态度及戏曲发展创新等多个角度进行解析,认为黄梅戏舞台语言的语音变异是综合因素所致。从发展地方文化特色计,黄梅戏舞台语言应保留更多的“安庆元素”,并应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主持人代少若老师从“方法新、研究对象巧、结论可靠”三个方面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认为鲍红教授的讲座在方法论上颇具启发意义;同时,也为语言学结合社会实际应用的科研路径,作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最后,鲍红教授与现场的师生就讲座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讨论。
本场讲座是“菱湖·学术沙龙”第十九期。它的举办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学术热情,对于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摄影:吴宸;撰稿:杨思澳;审核:金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