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基层组织
    3. 工会工作
  • 师资力量
    1. 教师名录
    2. 教授风采
    3. 博士名录
    4. 荣休离退休
  • 本科教学
    1. 规章制度
    2. 专业介绍
    3. 专业建设
    4. 教学教研
    5. 实践教学
    6. 审核评估
  • 学科科研
    1. 学科简介
    2. 研究平台
    3. 科研项目
    4.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1. 招生信息
    2. 导师队伍
    3. 制度方案
    4. 研究生苑
  • 学生工作
    1. 学工组织
    2. 荣誉展示
    3. 就业信息
  • 合作交流
    1. 国际交流
    2. 社会服务
    3. 石楠文学奖
  • 校友之家
    1. 校友名录
    2. 校友风采
    3. 校友动态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李波博士谈明代桐城理学发展及其特色

    作者:    时间:2011-10-24     浏览:

    5月14日下午,李波博士在文源楼406教室为09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讲解了明代桐城理学的发展及其特色。

       李博士首先介绍了理学的产生。理学是以儒学经学为基础,兼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桐城学者受明代理学思潮的影响,大都终身恪守宋明理学,形成了理学兴乡的局面。他们以儒为业,崇尚气节,深究性命之学,不尚空谈,崇实黜虚,内外兼修。

       李波博士重点介绍的是桐城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一、始于方学渐。方学渐是桐城理学的创始人物,在桐城学术史上具有开风气之行的作用,他认为“心外无性,心外无天,倡导“性至善”说,崇尚实学,认为人性不管怎样变化,总有充实的内容。二、兴于方大镇、吴应宾、王宣等。这一阶段桐城理学开始兼收并蓄,三教会通,为桐城理学的辉煌打下了基础,方大镇强调从体用关系上来理解“性至善”,融合了诸家理论。吴应宾精通佛学,援佛如儒,力主佛释道三教合一。王宣的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格物致知,所著《物理所》是桐城自然科学的奠基之作。三、成熟于方孔炤、方以智,形成了桐城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方孔炤提出无我备物之说,发展了实学精神。方以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人和伟大的科学家,对中国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兼容并包,批判地吸收了众家之说,建立了一套融合各家之长的理学体系,继承了家传的心学,大大发展了质测之学,大力发展了易学。四、收结于方中德、方中通、方中履。三人治学各有所长,与其父方以智学术风格一脉相承,对明代桐城理学作了一个很好的收结。中德用力于治史,中通精通算术,中履继承其父博物的一面,对经学、天文、地理、制度都有所涉猎。

       李波博士认为桐城理学的成就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密不可分,他对桐城理学的系统介绍也展示了桐城文化的深刻内涵,让同学们对桐城理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邮政编码:246011 联系电话:0556-550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