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历史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历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2.0版)修订暨一流专业建设专家咨询会于4月18日下午在红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王进锋教授,安庆市第一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吴国华、安庆市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王艮胜莅会指导。会议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专业发展路径,人文学院副院长周红兵、沈志富和各教研室主任和教务科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周红兵主持。

周红兵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修订2023(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郝佩林在介绍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制定过程和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历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及安庆师范大学2023(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等相关规定与要求,详细介绍了历史学师范类专业2023(2.0版)人才培养方案初稿。专家认为,历史学2023(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国家专业质量标准和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将人工智能教育、校史教育、黄梅戏艺术文化、“四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等相关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体现了当前高等教育培养重视数字素养、五育并举的整体方向,突出了师范生培养的“师范性、应用型、高水平、有特色”学校特色,符合当前教育部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与会专家强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顶层设计,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打破“因人设课”的错误做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与此同时,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前经济、社会、科技对于历史学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对接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契合历史学师范专业对标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客观需求。
与会专家在充分肯定2023(2.0版)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的同时也提出,2023(2.0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应突出历史教育的政治属性;课程结构应强化历史学学科基础课程的基本分量与地位,夯实学生的历史学通史知识基础;充分考虑专业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学教师招聘、教师职业发展所需学科素养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适当削减、合并一些可能重复的选修课程,延长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长,增强学科实践能力,譬如非虚拟的历史创意写作、通识写作等。
会议总结指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立足实际、面向未来,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下一步,学院将整合学科专家、一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各位专家的会议意见,完善方案细节,为社会输送更多“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的高素质历史学专业人才。(文:郝佩林 图:操小伟 审核:周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