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人文学院在教学楼208、209、210教室举办第五届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普通话朗诵比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强化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教师职业素养,营造“明日教师今日始”的学习氛围。

此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近70支报名参赛团队通过抽签确定出场顺序,以独诵或团队朗诵的形式进行演绎作品。
“在戈壁深处,有一种生命,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朽……”初赛现场,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典班司佳宁团队带来《不朽的胡杨》,以深沉而富有张力的朗诵描述胡杨旺盛的生命力。2024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4)班金雪则手执竹简道具,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调将五千年文明娓娓道来。她以一首《大写的中国》,塑造出多维度的中国形象——既有“敦煌飞天衣袂飘飘”的古典之美,又有“天问探火蛟龙入海”的现代豪情。

经过激烈的角逐,共有9支队伍从初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
“1999年,我22岁,正看着澳门回归的烟花;2022年,我也22岁,在冬奥会的赛场上见证中国向世界张开双臂……”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7)班刘锦怡和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王颖带来的《我们的青春》,以两个22岁女孩的跨时空对话,见证着祖国山河岁月绽新颜。而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张韵孜则以一首《雾重庆》,用声音为观众勾勒出一幅立体的山城水墨画。在诵读时,她在“雾里看花”的轻柔与“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的铿锵间自如切换,展现出方言文化与普通话教学相融的可能性。

评选阶段,评委从普通话水平、诵读技巧与艺术感染力、仪态风度三个维度对参赛团队进行评分。最终,2024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4)班车鸿义团队的《红铁》荣获第一名。

金雪说道:“在准备过程中,我反复研读文本,为每个历史节点都设计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比如在朗诵‘敦煌飞天’时,我特意加入了悠长的气声;而在‘天问探火’部分,则运用了坚定的语气。我的指导老师帮助我调整了三十多次发音细节,让我明白朗诵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传递。”
此次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普通话朗诵比赛不仅为我院师范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强化了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继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助力师范生成长成才。
(撰稿:罗妍 摄影:兰圣慈 初审:何池友 终核:周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