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上午,一场高水准的教学示范课与磨课活动在教学楼207智慧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主讲人张彤彤老师的《社会语言学》课程为示范,聚焦“亲属称谓语与社会生活”这一主题,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吕志峰教授、安庆师范大学项小燕教授作为点评专家,校内多位教师共同进行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张彤彤老师以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词语从历史语义到当代网络用语的流变过程,揭示了语言与社会生活的深刻互动,充分展现了社会语言学的学科魅力,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点评。徐先智老师强调了教学逻辑链的完整性与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项小燕老师则从课程的高阶性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时间分配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特邀专家吕志峰教授在总结点评中,高屋建瓴地指出,青年教师需深入研读青教赛的评价标准,跳出固有思路,追求“国赛”水准。他特别就板书设计的艺术性、课程思政的无声浸润、互动问题的思维启发性等方面给予了具体指导。吕教授强调,一堂好课应兼具学术厚度与前沿视野,鼓励张彤彤老师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新概念、新思想,并强化学术分析与情感色彩的探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点明社会语言学的学科特点,呼应课程的整体设计,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本次磨课活动不仅为张彤彤老师提供了精准的指导,也为在场所有教师创造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共同提升与教学反思的深化。(撰稿:许彤 图片:查泉 审核:周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