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基层组织
    3. 工会工作
  • 师资力量
    1. 教师名录
    2. 博士名录
    3. 荣休名录
  • 本科教学
    1. 规章制度
    2. 专业介绍
    3. 专业建设
    4. 教学教研
    5. 实践教学
    6. 审核评估
  • 学科科研
    1. 学科简介
    2. 研究平台
    3.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1. 招生信息
    2. 导师队伍
    3. 制度方案
    4. 研究生苑
  • 学生工作
    1. 学工组织
    2. 荣誉展示
    3. 就业信息
  • 合作交流
    1. 国际交流
    2. 社会服务
    3. 石楠文学奖
  • 校友之家
    1. 校友名录
    2. 校友风采
    3. 校友动态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正文

    【数字人文】数字人文专任教师参加2025年全国数字文化遗产大会

    作者:    时间:2025-07-14     浏览:

    7月9日至11日,全国数字文化遗产大会暨第十八届CSIG全国数字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AI + 数字文化遗产”,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会议围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智能化传播与技术融合开展深入研讨,会议邀请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地方政府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参会。安庆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岩,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监事长、北京大学查红彬教授,教育部科技委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吴晓军教授,CSIG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主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潘志庚教授等应邀出席会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北大学、湖北民族大学、铜陵学院等来自全国30余家高校以及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近十家相关机构以及来自英国等其他国家外国专家共600余代表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李福华、校长彭凤莲出席会议并参加相关活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学院、黄梅剧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等等校内部门参加会议。

    大会同期设立七场分论坛,涵盖“三维重建、数字人与人工智能”“AI时代的智慧文博发展”“戏曲数智化保护与传播”“智能感知计算与学习”等主题,聚焦前沿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多维应用。人文学院数字人文专任教师吕淑娴、王爽应邀出席“戏曲数智化保护与传播”高峰学科建设论坛。会上,吕淑娴老师就其论文《黄梅戏研究动态述评(1994—2024)——基于CiteSpace的CNKI文献可视化分析》进行主题汇报,从文献计量与知识可视化角度分析了黄梅戏研究的学术演进与研究趋势,展示了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实验室在传统戏曲文化数字化研究方面的探索与成果。

    数字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实践,推动了文化资源在数字空间的长期保存与传播,使得文物、艺术、戏曲等传统文化形式得以通过新技术被更广泛地认知与利用。这一领域不仅为文化传承提供技术支持,也在公共文化服务、教育传播和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作用,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大会为学院数字人文专业进一步建设提供了学术资源、技术借鉴和经验参考。通过与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的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发展方向与平台建设路径,拓展了校地合作与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撰稿:吕淑娴;图片:王爽;审核:周红兵)

    下一篇:【数字人文】安徽大学唐宸老师来院指导数字人文专业建设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邮政编码:246011 联系电话:0556-550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