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基层组织
    3. 工会工作
  • 师资力量
    1. 教师名录
    2. 教授风采
    3. 博士名录
    4. 荣休离退休
  • 本科教学
    1. 规章制度
    2. 专业介绍
    3. 专业建设
    4. 教学教研
    5. 实践教学
    6. 审核评估
  • 学科科研
    1. 学科简介
    2. 研究平台
    3. 科研项目
    4.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1. 招生信息
    2. 导师队伍
    3. 制度方案
    4. 研究生苑
  • 学生工作
    1. 学工组织
    2. 荣誉展示
    3. 就业信息
  • 合作交流
    1. 国际交流
    2. 社会服务
    3. 石楠文学奖
  • 校友之家
    1. 校友名录
    2. 校友风采
    3. 校友动态

师资力量

  • 教师名录
  • 教授风采
  • 博士名录
  • 荣休离退休

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  教授风采  -  教授  -  正文

张祥稳教授、博士、博导

作者:    时间:2021-06-28     浏览:

 

张祥稳(1967.9—  ),男,安徽庐江人。1988年9月—1992年6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9月—2007年6月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全日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2004年8月,先后任职于池州师专、繁昌县第一中学、繁昌县教育局教研室和繁昌县委机关报《繁昌报》社。2007年7月至今就职于安庆师范大学。2022年6月起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博导,“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

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和第五轮学科评审评议专家、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情》特聘专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安庆师范大学“天柱学者”特聘教授(B类)和“中国史·专门史”学科硕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校外)博士生导师。先后获繁昌县“十大杰出青年”和“首届中学骨干教师”、南京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研究生”、安庆师范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和“三全育人”最美老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学术研究专攻清代以来的江淮生态环境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项目立项资助项目各1项,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排名第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排名第二)、安徽省省高校思政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排名第三)、安徽省一般教研项目(排名第三)各1项。在《清史研究》《中国农史》《史学月刊》《中国水土保持》《鄱阳湖学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安徽史学》《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管理学文摘》《农业考古》《规矩与方圆》、《历史》(台湾)和《世界日报》等学术期刊和报纸上发表或被转载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和撰写学术专著《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晚清安徽灾荒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山区玉米生产与环境变迁研究》等。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社科类)”著作三等奖1项、安徽省“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

指导安庆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生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第六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201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赛事最高奖)各1项。

在任职《繁昌报》社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于《人民日报》《安徽日报》《芜湖日报》《繁昌报》和中国法院网发表新闻报道20多篇。

 


 

上一篇:方晓珍教授

下一篇:汪超教授、博士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邮政编码:246011 联系电话:0556-550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