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基层组织
    3. 工会工作
  • 师资力量
    1. 教师名录
    2. 教授风采
    3. 博士名录
    4. 荣休离退休
  • 本科教学
    1. 规章制度
    2. 专业介绍
    3. 专业建设
    4. 教学教研
    5. 实践教学
    6. 审核评估
  • 学科科研
    1. 学科简介
    2. 研究平台
    3. 科研项目
    4.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1. 招生信息
    2. 导师队伍
    3. 制度方案
    4. 研究生苑
  • 学生工作
    1. 学工组织
    2. 荣誉展示
    3. 就业信息
  • 合作交流
    1. 国际交流
    2. 社会服务
    3. 石楠文学奖
  • 校友之家
    1. 校友名录
    2. 校友风采
    3. 校友动态

师资力量

  • 教师名录
  • 教授风采
  • 博士名录
  • 荣休离退休

博士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  博士名录  -  博士简介  -  正文

李忠超 博士

作者:    时间:2022-06-16     浏览:

一、个人简介:

李忠超,1989年12月生,男,安徽临泉人,中共党员,讲师,文学博士。2008—2012年就读于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2015年在安徽省临泉县陶老乡中心学校担任初中语文特岗教师;2015—2018年就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8—2022年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文艺美学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现象学美学研究。

二、讲授课程:

《文学概论》《文学批评方法论》《中文写作》

三、研究项目:

1.暨南大学刘彦顺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乐美学与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15)子课题隋唐五代部分撰写工作。

        2.云南大学李世武教授主持的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27)子课题“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当代实践研究”部分撰写工作。

        3.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重点项目“方苞三礼学的美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AH051013)。

四、发表论文:

李忠超.隋唐“礼乐为虚名”论争[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25(009).

李忠超.隋代明堂建筑形制之争[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2-09(010).

刘彦顺,李忠超.从审美时间意识域的缺失到绝对同时性的溃散——英伽登语音造体批判之一[J].文艺争鸣,2022(01):92-99.(CSSCI)

李忠超,刘彦顺.论生态电影批评的现状及其原则——由电影《2012》生态批评谈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06):72-77.(A刊)

李忠超.仕与隐之间唐代文人的精神变奏——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主题[J].写作,2020(05):121-128.(写作学核心期刊)

李忠超:《荀子》杨倞“伪”字注的误读与接受——论荀子礼乐美学的中心概念[J].中国美学2021年11月。(CSSCI集刊)

董迎春,李忠超.文艺功能价值的生态观[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03):206-213.(CSSCI集刊)

李忠超.称情立文——论荀子美学礼、情关系[J].邯郸学院学报.2021,31(4):13-21.

李忠超:论礼制语境中的容貌之美及其美育实践[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3).

李忠超.论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困境及出路——从王诺生态批评谈起[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04):61-67.

李忠超:「势」「道」之争与礼乐美学──柳宗元《封建论》的时间维度[J].文化中国(加拿大),2020(01):102-110.

李忠超:浅野裕一论中原文化的上天、上帝信仰——评《古代中国的宇宙论》[J].文化中国(加拿大),2021(03):115-121.

五、获奖情况:

       2013年上海《文学报》“人文精神再讨论”优秀论文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优秀研究生毕业生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校长奖学金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三助岗位之星”

六、联系邮箱:zcli2009@sina.com



上一篇:胡莎 博士

下一篇:汤德伟 副教授、博士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邮政编码:246011 联系电话:0556-550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