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在教学楼314教室,人文学院世界史教研室与历史学专业部分学生举行了一场专业师范生技能竞赛经验分享会,分享会主题为“AI赋能智慧课堂·共促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活动由世界史教研室、欧美文化研究所发起,旨在通过师生交流分享的形式,为2024级学生与高年级学长搭建起跨年级师范生技能交流的桥梁。分享会由杨慧英老师主持,分享会邀请了2023级优秀学生冯海诺、钱维佳主讲,历史学专业2024级学生参与。
2023级历史学3班的冯海诺同学率先分享了她的经历,冯海诺同学在最近举办的人文学院师范生技能比赛中荣获院赛第一名佳绩,她以《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主题,运用智慧课堂中的“地图智能标注工具”,生动地展示了春秋与战国时期地图的演变。她的演示不仅揭示了战国七雄的起源,还详细分析了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与性质。冯海诺强调,选择参赛题目时需要巧妙构思,并且要善于与当前的AI教学平台进行内容上的互动。她自信地表示:“一旦确定了选题,就要坚信它是最佳选择。”
2023级历史学1班的钱维佳同学,从现场示范教学和参赛准备等角度进行了分享。此前,钱维佳同学已经在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钱维佳本次分享的课题是《览<姑苏繁华>,忆盛世明清》,她以《盛世滋生图》为研究起点,通过提问的方式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随后,她从长江流域的经济变迁入手,讲述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同学们对盛世背后潜藏的危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备赛过程中,钱维佳还提到了使用智能笔记工具进行边听边标注,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史料类型—时代特征—研究价值”的知识图谱,这对比赛时板书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分享环节结束后,随即进入互动阶段,议程特别安排了“智慧问答”环节,学生们利用手机端的“即时提问”功能提交问题,AI系统负责对问题进行自动分类,并生成“高频问题清单”,随后由学长和现场教师共同进行解答。例如,学生们就“如何在史料研读与课堂教学之间取得平衡”、“AI智慧课堂如何辅助师范生技能大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声音洪亮和板书条理清晰”等问题与两位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冯海诺和钱维佳鼓励大家勇于尝试,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借助AI平台不断磨练教学语言,并积极参与师范生技能比赛。杨慧英老师指出:“智慧课堂不仅是技术工具,它更是连接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的桥梁,学长的师范生教学经验通过智能平台得以更高效、可持续。”
本次经验分享活动为同学们构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对师范生技能比赛以及未来智慧课堂教学的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了“传统经验+智慧技术”的创新路径。世界史教研室将在智慧课堂建设的背景下,持续助力学生成长为“懂史学、善应用、会创新”的新时代历史人。(撰稿:吴涛 摄影:李蕊 审核:周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