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伯山教授应邀莅临敬敷人文讲坛,在菱湖校区红楼二楼会议室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及其研究路径”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白俊骞教授主持,吸引了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踊跃参加。
刘伯山教授首先详细阐述了“长江文化”的概念结构及其研究价值,将其分为长江水文化、长江两岸文化、长江流域文化三个层面,并系统介绍了各方面的具体含义。随后,他聚焦于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从文化、经济、教育等十二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展示了安徽在长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贡献。
刘教授还分享了他对长江文化研究的思路,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项研究方法要略,包括提高研究高度、深入挖掘资料、综合分析数据、探索新途径以及强化责任担当。这些方法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指导,也激发了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
讲座结束后,刘伯山教授与白俊骞教授一同与现场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刘教授鼓励学生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他还强调,学者应具备宽广的学术视野,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指导自身的研究工作。
白俊骞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讲座,认为刘伯山教授的演讲内容前瞻性强,理论色彩浓厚,且展现了刘教授深入实地调查的精神,值得学生们学习。白教授肯定了学生们在互动环节中的积极参与,并鼓励大家深入研究相关课题,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本次讲座是我校长江文化研究院推出的长江文化研究系列讲座之一,不仅让学生对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刻理解,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撰文/摄影:周梦龙 审核:汪孔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