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民间文艺界协会前党组书记、副主席邱运华应邀莅临我院举行学术座谈会。邱运华教授作了题为“国家文化战略:中国民间文艺资源收集整理工程”的专题报告,并与到场师生就民间文艺的资源收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座谈会由安庆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方锡球主持,文艺学专业二十余位师生参与学术座谈会。
邱运华教授首先回顾了民间文艺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路径。从五四时期的北大歌谣征集运动开始,到新中国建立后开展的“新民歌运动”。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工作。自1979年,文化部会同国家民委、中国文联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出版工作,目前已出版224卷,其余74卷计划2006年全部出版。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散落在民间的无形的精神遗产变为有形的文化财富,深刻地揭示了民族民间文艺的发展规律、审美观念、欣赏习俗,为繁荣文艺创作,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邱运华还介绍了由中国文联负责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项目实施背景和推进情况。出版工程充分吸收当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按照科学性、广泛性、地域性、代表性的“四性”原则编选,总目标是:到2025年,正式出版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谚语、民间文学理论等类别与系列的大型文库1000卷,每卷100万字,共10亿字;并建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邱运华特别提到了民间文学大系安徽卷的出版情况,肯定了安徽民间文艺的优秀成果,鼓励师生相应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号召,结合长江文化、民间黄梅戏文化积极开展对安徽民间文艺的研究工作。座谈会最后,邱运华和到场师生继续对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公共进行了广泛交流。
方锡球教授对邱运华副主席的莅临和讲座表示深切感谢,高度肯定了讲座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正值我院高峰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立项建设的关键时期,邱运华副主席的关于民间文艺资源的搜集整理的国家政策和成果的报告高屋建瓴,为我院的学科建设和老师们的学术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价值。(撰稿:蔡伟保;供图:王谦;审核:汪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