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2.0版)修订暨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会于4月14日上午在红楼138会议室召开。学院邀请到知名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张新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过常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和优秀校友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蒋旅佳副教授现场参会,会议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专业发展路径,人文学院院长汪孔丰、副院长周红兵、各教研室主任和教务科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周红兵主持。

汪孔丰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人文学院发展历史和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周红兵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修订2023(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在介绍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制定过程和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及安庆师范大学2023(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等相关规定与要求,详细介绍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2023(2.0版)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专家认为,2023(2.0版)人才培养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国家专业质量标准和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将人工智能教育、校史教育、“四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区域优秀文化及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等相关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体现了当前高等教育培养重视数字素养、五育并举的整体方向,突出了师范生培养的“师范性、应用型、高水平、有特色”学校特色,符合当前教育部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与会专家强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基本“大法”,是顶层设计,一定要打破“因人设课”的做法,真正开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应充分考虑当前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高速发展,充分考虑教育部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考虑当前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考虑师范专业对标中学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属性。
在充分肯定2023(2.0版)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的同时,专家也提出,2023(2.0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可以再清晰一点,课程设置及关系矩阵应当更加精准对应,可以适当开设与学科发展衔接的民间文学、创意写作等课程供学生自主化选择,充分考虑专业课程与中学语文教学四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对应关系,做到大中小教育教学的有序、有机、有效衔接,可以考虑开设一些体现现代教育特点和新文科理念课程,同时适当削减一些学生选修较少的专业课程,延长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长等。
另外,专家还结合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建议学校应适当降低专业选修课开课人数限制,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体现学生中心理念。
会议总结指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立足实际、面向未来,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下一步,学院将整合会议意见,完善方案细节,为社会输送更多“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的高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文/图:许正林 审核:周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