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第三届“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全国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重点学术期刊编辑等共70余人齐聚一堂,深入交流研讨中国政治制度史、人才选拔史和国家治理史等研究的新领域、新范式、新成果,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战略贡献力量。

校长彭凤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办学特色及学科建设情况。她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纵观中国历史长河,如何选拔贤能、治理国家,始终是关乎国运兴衰的核心命题。历史上积淀深厚的人才选拔制度实践与国家治理思想智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构建现代人才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镜鉴与深刻的思想启迪。她希望与会专家聚焦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区域人才比较、国家治理研究、科举文化研究等议题深入交流,共同为新时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宏伟实践贡献历史学智慧。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我校人文学院负责同志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来自山东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的6位专家学者做大会主旨报告。
会议举行了两场分组报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古代选才、任官制度变迁以及制度的实施效果、影响和作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安徽师范大学科举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本次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安徽师范大学科举文化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大学廉洁文化研究院共同承办。(撰稿:陈苗苗、张小健 摄影:张晶 审核: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