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基层组织
    3. 工会工作
  • 师资力量
    1. 教师名录
    2. 教授风采
    3. 博士名录
    4. 荣休离退休
  • 本科教学
    1. 规章制度
    2. 专业介绍
    3. 专业建设
    4. 教学教研
    5. 实践教学
    6. 审核评估
  • 学科科研
    1. 学科简介
    2. 研究平台
    3. 科研项目
    4.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1. 招生信息
    2. 导师队伍
    3. 制度方案
    4. 研究生苑
  • 学生工作
    1. 学工组织
    2. 荣誉展示
    3. 就业信息
  • 合作交流
    1. 国际交流
    2. 社会服务
    3. 石楠文学奖
  • 校友之家
    1. 校友名录
    2. 校友风采
    3. 校友动态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三十年坚守初心 白鲸文学社搭建校园文学交流平台

    作者:    时间:2023-06-06     浏览:

    三十载春秋更替,不变的是文化传承。从1993年创立以来,白鲸文学社先后孕育出一批杰出的诗人和优秀校友,在诗歌创作上的探索未曾停止。30年后的今天,他们相约重聚,共同回望白鲸文学社的成长历程。

    诗歌朗诵 献礼白鲸三十周年

    荷盖迎风举翼的菱湖凉亭、寒冬围坐畅谈的红楼教室、油菜花田成片的海子故居……在这些见证了白鲸文学社成长繁茂的地方,“独立、先锋、纯粹”的白鲸精神代代相传,滋润了安庆师范大学文学事业发展的土壤。

    6月3日晚,“白鲸之夜”诗歌朗诵会在白鲸文学社历届成员代表的视频遥祝中拉开序幕,大家通过视频传达了对白鲸文学社建社三十周年的真挚祝福与美好祝愿。分散于五湖四海的“白鲸人”相聚于菱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共贺文学社的三十岁生辰。

    “其间有白鲸,抟扶摇三十载……”沈天鸿为白鲸文学社建社三十周年作诗以表祝贺并登台朗诵;苍耳对白鲸文学社的凝聚力深表感慨,朗诵《白鲸诗报》创刊号上的作品《返回》,欢迎“老白鲸”的回归;沙马饱含感情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大风》,为白鲸文学社庆生。

    白鲸始终秉持着中国诗歌的美学精神,陪伴心怀文学梦的青年学子们走过大学时光,孕育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诗人。三十载岁月中,白鲸文学社一路“驾鱼而歌”,给予每个热爱诗歌的学子以力量,成为从学校走出的众多诗人梦想旅程的重要部分。

    圆桌论坛 交流诗歌文化传承

    圆桌论坛聚焦“白鲸诗歌现象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在场嘉宾及校友共话“白鲸诗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新文科背景下文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青年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建等内容。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强调,在新形势下要加强社团管理与内部建设,培养标杆性人才。白鲸顾问、安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苍耳指出,文学社团是“工器”,需要有诗学深度与语言深度,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宽阔平台。白鲸顾问、安庆市诗歌学会会长沙马强调诗歌创作的坚持与相互协作。

    回顾白鲸文学社的过去,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安庆市《振风》文学杂志推出“白鲸诗歌”专辑,《诗歌月刊》《安庆日报•副刊》及安庆市《振风》杂志分别推出“白鲸诗歌展”,成为白鲸成长足迹中一块块新的里程碑。

    代代“白鲸人”间的深厚情谊是白鲸诗歌文化传承的纽带,风华正茂的“白鲸人”正在书写一个有关青春、诗歌和传承的故事。在校内外各老师及优秀前辈的关怀下,“小白鲸”们以行动践行白鲸精神,创作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

    回访参观 追忆往昔峥嵘岁月

    圆桌论坛结束后,学校及学院有关负责人陪同校友参观安庆师范大学龙山校区,讨论学校近年发展情况,回顾龙山校区建设历程,并于双龙湖畔与学校多处石刻合影留念。

    在安静肃穆的独秀园,各领导及校友依次参观了汉白玉牌坊、惊雷浮雕及《新青年》碑刻,瞻仰了陈独秀雕像,感念陈独秀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众人在拜谒陈独秀墓冢后于墓前三鞠躬、环绕陵墓一周表达对陈独秀先生的深切缅怀。

    白鲸文学社于1993年3月4日成立,自创立起一直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为在校师生搭建了校园文学交流平台,数次被评为校“五星级社团”。文学社成员的诗歌作品曾在《诗刊》《诗歌报》《中国青年报》《校园文学》等各级杂志报刊上发表。

    (撰稿:学生记者 罗佳琦 王桂娟 石奕舟 摄影:学生记者 张素清 杨佳佳 王安琦 王梦贤 审核:王波)


    上一篇:【主题教育】历史学教师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下一篇:人文学院召开历史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座谈会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邮政编码:246011 联系电话:0556-5500960